- · 《内燃机工程》投稿方式[09/30]
- · 《内燃机工程》数据库收[09/30]
- · 《内燃机工程》栏目设置[09/30]
- · 《内燃机工程》刊物宗旨[09/30]
- · 《内燃机工程》征稿要求[09/30]
法拉利Daytona SP3发布 史上最强跃马V12内燃机(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热管理所采用的布局有助于空气动力学团队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整体空气动力学效率。具体而言,设计人员专注于在轮廓流畅设计上精益求精,并同时为
热管理所采用的布局有助于空气动力学团队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整体空气动力学效率。具体而言,设计人员专注于在轮廓流畅设计上精益求精,并同时为车身底部引入全新设计理念,令车身底部与顶部协同合作,不需要借助主动式空气动力学设计。
Daytona SP3的前部实现了造型设计与功能需求的完美融合。中央散热器格栅的两侧设有进气口,通向制动器管道以及连通发动机罩两侧出口的通道,形成一个助于产生前部下压力的送风管道。前大灯下方有两个空气动力下压力板,旨在增强下压力。保险杠两侧垂直布局的“小翼”将气流引导至车轮拱罩,形成“inwash”导流,重新梳理侧翼气流,包括车轮产生的湍流,减少了阻力。
采用风力几何造型的前保险杠并非管理车身侧翼气流、减少阻力的唯一因素。轮辐剖面设计以及侧翼本身的垂直设计也为达到以上目的做出了重要贡献。独特的轮辐剖面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排出空气并且重新优化尾流与侧翼气流。而宽大的侧翼宛如一块“破风板”,引导前轮尾流紧贴表面流动,减少尾流的横向面积,从而减少阻力。“破风板”设计的内部还隐藏了一个穿过前轮的精巧气动通道,通风口设在后轮前方。这一设计方案有助于提升底板的气动性能,以利于增强下压力、降低阻力。
车身底部采用了一系列专用于产生局部涡流的装置,旨在提升其整体空气动力学性能。重要的是,降低车身底部的高度意味着使吸力峰值更接近路面,从而有助于利用地面效应的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前轮前方的两组曲面轮廓设计元素利用其与气流的相对角度,产生了强大且稳定的涡流,与车身底部和前轮相互作用,形成下压力并减少阻力。
其他涡流发生器经优化设计并巧妙布局,确保车身底部前侧气流稳定,几乎不受外界干扰。外侧涡流发生器就安装在底盘边缘的内车轮拱罩开孔位置,其效果与F1赛车的“破风板”相同:所产生的涡流使车身底部免受前轮尾流的影响,从而减少对底板中央产生的更高效气流的干扰。
为了增强下压力,研发团队在后扰流板的设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恰当平衡车辆前后部的下压力,工程师们充分利用重新布局的发动机进气口和经重新设计的尾灯所带来的优势。得益于此,后扰流板可以进一步增宽,横向贯穿车辆尾部。除宽度增加外,扰流板还向尾部方向进一步加长,有助于在不影响阻力情况下增强下压力。
新车最具创新意义的空气动力学解决方案在车身底部后侧,同时这也是新车一大标志性亮点。底板“导流通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后轮拱罩的两个集成式百叶窗相连。后轮拱罩曲面所产生的自然吸力最大程度地增加通过管道导出的气流,并在车身底部和车身上部气流之间建立起流体动力连接。这一方案直接带来三大益处:首先,通过增加车身底部前侧下方气流,车身底部的气流运动更加顺畅,帮助增加下压力,并将空气动力平衡向前转移,以改善车辆过弯表现;其次,底板上采用几何造型设计的进气口带来气流局部加速,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力,从而增强车辆尾部下压力;最后,后扰流板也受益于来自轮拱百叶窗的额外气流。
新车空气动力学方案研发工作的另一项内容是增加扩散器在垂直面和水平面的扩展体积。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归功于排气管的位置布局,其安装在中央相对更高的位置。而中央留出的一部分空间可专用于布局一个类似双层扩散器的设计。事实上,扩散器允许气流在两个不同层面上扩展,并赋予车辆尾部鲜明的个性风范,呈现出一个类似悬浮在车辆尾部的桥型设计。这个设计理念利用了气流中心区域的高能量,有效地引导中央“桥型”结构的内外部气流。这意味着经由中心通道外的气流为内部气流提供了能量,同时提升了扩散器的整体工作效率。
法拉利Daytona SP3采用了环绕式挡风玻璃,其延伸至可移动式硬顶敞篷相接处。一个隆起元件整合至挡风玻璃顶部密封处,在敞篷开启情况下精准地引导挡风玻璃顶部横梁上方气流。此外,防侧翻保护装置中间部分略微倾斜,与车身后部拱形设计和发动机罩形状和谐统一,从而有助于导向车辆尾部顶部横梁的尾流尽量不再返回座位之间区域。侧窗后部的气流被头枕后方的饰板导向一个由挡风板遮挡的中央凹槽,从而被排出至座舱外。
2018年,法拉利“Icona”系列推出Monza SP1与SP2车型。新车从20世纪50年代法拉利Barchetta赛车中获得设计灵感。这些赛车曾称霸赛道,在诸多知名赛事中摘得桂冠,为跃马在赛车运动领域书写下传奇篇章。“Icona”系列采用当代尖端技术与前沿材料,以鲜明的现代风格重新演绎跃马经典车型的隽永魅力,向法拉利辉煌历史致敬。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网址: http://www.nrjgczz.cn/zonghexinwen/2021/1130/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