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氢燃料内燃机排放特性及机理(4)

来源:内燃机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4模型验证 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的NOx排放数值和试验数据[16]有较好的吻合度,如图2所示。仿真得到的NOx排放略低于试验值,最大误差为11.06%。仿真得到

1.4模型验证

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的NOx排放数值和试验数据[16]有较好的吻合度,如图2所示。仿真得到的NOx排放略低于试验值,最大误差为11.06%。仿真得到的燃烧速度比试验的更快,这和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致,也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

2结果与讨论

基于上述的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燃空当量比的燃烧和排放特性。

2.1缸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

图3和图4是不同燃空当量比下的缸内压力以及缸内平均温度的曲线。由图可知,燃空当量比为0.6时,最大爆发压力为5.08 MPa,最高平均温度为2 264 K;而燃空当量比为1.0时,最大爆发压力为6.32 MPa,最高平均温度为2 916 K。

随着燃空当量比的增大,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缸内平均温度的峰值持续增大,最大压力和缸内温度峰值上升也更为迅速。说明氢气浓度增大时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更短,这使得压力升高过程中缸内工质的等容度更高,有利于提高氢燃料内燃机的效率。同时,迅速地燃烧放热产生的缸内高温必然会导致大量的NOx排放。

2.2NO的变化规律

NOx包含NO,NO2和N2O等成分,其中NO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整个高负荷区,NO占全部NOx排放的97%以上,是氢燃料内燃机NOx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17]。本文主要分析NO的生成规律。以下通过分析火焰传播、温度变化和NO分布来揭示NO的生成过程以及产生机理。

图5给出了汽缸内OH分布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云图采用了与活塞平行和垂直的2个平面组合,以更好地显示浓度的空间分布。OH基是氢氧反应的主要中间基元,根据其浓度可知火焰的位置和强度。由图5可知,在火焰迅速发展的快速燃烧期(3~10 ℃A),火焰前锋面内的OH浓度随着火焰的传播不断增加,体积分数达到3.6%,远高于其后方的已燃区。

图6给出了温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由于氢气的迅速燃烧和放热,火焰前锋面内的温度也明显高于其后部的已燃区。火焰前锋面局部温度达到3 500 K,而在其后方的已燃区,由于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温度迅速降低到2 900 K左右。

图7给出了NO分布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高温造成了很高浓度的NO生成。火焰前锋面内NO浓度达到了极高的9%,而在已燃区内NO局部浓度迅速降低至3%。NO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大幅度下降造成已经产生的NO部分分解。在快速燃烧结束后(10~15 ℃A),由于放热基本结束,整个汽缸内充满了已燃气体,火焰前锋面消失后,极高浓度的NO区域消失。整个汽缸内气体逐步膨胀,温度持续降低,由于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不断减小,NO的浓度差异减小,汽缸内各个区域的NO浓度都在不断降低,汽缸内的NO总量不断减小。

2.3不同燃空当量比下NO浓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

图8给出了不同燃空当量比下汽缸内NO总体积分数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由图可知,在高负荷区,NO的最终排放浓度均在1.5‰以上,在燃空当量比为0.8时,NO最终排放浓度出现6.424‰的峰值。高负荷的NO排放甚至高于传统内燃机。

由图8可知,在不同燃空当量比下NO质量随曲轴变化的规律略有不同:燃空当量比为0.6~0.7时,汽缸内的NO体积分数在快速燃烧期急剧增大,在快速燃烧结束后,NO体积分数略有下降,这说明缸内温度降低造成的NO分解并不显著。燃空当量比为0.8~1.0时,汽缸内的NO总量随火焰发展而急剧增大,在快速燃烧结束时出现很高的峰值,随即迅速下降,然后NO总量的下降趋势变缓,在这个区间内的NO分解是显著和无法忽视的。

结合图 4分析可知,快速燃烧期结束后的NO分解和温度的降低紧密相关。在缸内平均温度降低至2 200 K时,NO的分解接近停止,NO体积分数基本保持不变。高浓度混合气体产生很高的燃烧温度和汽缸内平均温度,2 916 K@燃空当量比1.0;2 264 K@燃空当量比0.6。从缸内最高温度降低至2 200 K的时间增大,因而NO的分解更加显著。这是高负荷时快速燃烧结束后NO浓度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的主要原因。

2.4NO生成路径及生成率

先前的研究认为,热NO路径、NNH-NO路径、N2O-NO路径是氢燃料内燃机NO生成的3种主要路径[18-20],在不同燃空当量比时,3种路径的贡献率如图9所示。

由图9可知,热NO对排放的贡献率最高,在燃空当量比为0.6时其贡献率为75.8%,而燃空当量比为1.0时达到了123.9%;N2O-NO和NNH-NO的贡献也比较重要,在燃空当量比为0.6时,二者的贡献率之和为24.2%,随着浓度和温度的升高,二者的贡献率降低,在燃空当量比为1.0时,二者的贡献率之和为-23.9%。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网址: http://www.nrjgczz.cn/qikandaodu/2021/0708/962.html



上一篇:魏安力内燃机不会消失
下一篇:砥砺奋进继往开来

内燃机工程投稿 | 内燃机工程编辑部| 内燃机工程版面费 | 内燃机工程论文发表 | 内燃机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燃机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